学习与工作简历
于北京大学获物理学学士学位,于美国东北大学获理论物理博士学位。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与高等研究院、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理论物理研究所、德国慕尼黑大学索末菲理论物理中心任博士后研究员,在美国东北大学任访问科学家。2018年11月起在天津大学理学院任长聘副教授。
研究方向
近年来,本课题组致力于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研究,主要聚焦以下方向:
(1)隐藏区域的新物理探索:标准模型与隐蔽区域相互作用的门户机制,标准模型之外的新相互作用及暗物质候选者,暗物质演化的精确计算,正反物质不对称性的产生机制等。
(2)宇宙学可观测信号:暗物质与暗能量相互作用对宇宙演化的影响,原初引力波的产生与探测,黑洞周围暗物质对引力波信号及超辐射现象的调制效应。
(3)超弦理论对粒子物理和宇宙学的启发:超弦理论框架下的标准模型扩展与新物理,低能唯象理论的超弦起源(如中微子的质量起源、正反物质不对称的产生机制等)。
指导研究生情况
计划每年招收高能理论方向硕士研究生1-2名,欢迎大家积极报考。
主要研究成果
(1)超弦激发态及散射振幅:发展超弦紧致化到四维时空的理论框架,系统研究超弦激发态的物理性质、超对称关系及相互作用。计算了与紧致化方案及模型无关的低能超弦对撞机信号。
(2)构建超弦模型,解释标准模型未解问题,如暗物质候选粒子的弦论起源。
(3)新粒子物理模型架构,联合解决暗物质起源、正反物质不对称起源、中微子微小质量起源等未解问题。
荣誉和奖励
讲授主要课程
电动力学全英文(本科生课程),量子场论全英文(研究生课程),每年秋季学期。
主持科研项目
2020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超弦D膜模型在粒子物理学的应用(主持人)
2020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阶引力及其在场论中的应用(参与人)
2020天津大学青年骨干教师项目:新物理模型的D膜构建研究(主持人)
2019天津大学北洋英才计划:科研启动基金(主持人)
主持科研项目
2020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超弦D膜模型在粒子物理学的应用(主持人)
2020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阶引力及其在场论中的应用(参与人)
2020天津大学青年骨干教师项目:新物理模型的D膜构建研究(主持人)
2019天津大学北洋英才计划:科研启动基金(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