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在上海开幕的第九届全国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学术大会上,中国生物信息学学会(筹)授予张春霆院士首届中国生物信息学终身成就奖,以表彰他所取得的重要学术成就和为我国生物信息学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中国生物信息学终身成就奖获奖证书及奖杯
张春霆院士是我国生物信息学研究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张春霆院士1936年出生于山东烟台,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从1984年起一直在天津大学物理系工作至退休。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在 Nature Biotechnology, Nucleic Acids Research, EMBO Reports, Bioinformatics 等具有高国际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通讯作者论文100余篇,获他人引用8000余次,为天津大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领域进入全球排名前1%(ESI Top 1%)做出了突出贡献。此外,经他努力争取,天津大学获教育部生物学硕士点、博士点直至生物学一级学科授权。他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奖励(均为唯一完成人)。他原创性地提出了DNA序列分析的对称性理论,即著名的Z曲线理论,开拓了用几何学方法分析DNA序列的新方向,在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国际生物信息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张春霆院士高瞻远瞩,为推动我国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生物信息学、合成生物学和精准医学兴起时,张春霆院士分别在1997、2008和2016年与其他专家组织以“生物信息学”、“合成生物学”和“大数据和精准医学时代的生物信息学核心理论问题与应用体系”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探索我国生物信息学发展方向以及平台和队伍建设,为国家中长期规划和相关政策提供了建议;他强调生物数据的巨量积累必将导致重大的生物学规律的发现,在这个百年难得的机遇与挑战中,中国学者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张春霆院士所创办的天津大学生物信息中心(Tianjin University BioInformatics Center,TUBIC)成立于1998年初,是继北京大学生物信息中心之后成立的第二家生物信息中心,迄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天大生物信息中心自2000年开始建设英文网站(http://tubic.tju.edu.cn/或http://tubic.org/),并于2001年2月12日正式对外提供服务,已连续运行二十年(其间更换过两台服务器),成为向国外同行展示我国生物信息学研究成果的窗口之一,被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及个人访问几千万次,为天津大学网络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务院前副总理李岚清、教育部前部长陈至立、教育部前副部长周远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相继视察天津大学生物信息中心实验室。此外,经党中央编制办批准,国家生物信息中心于2019年11月在北京挂牌成立,而天大生物信息中心是其主要加盟成员之一。他们共同为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国务院前副总理李岚清、教育部前部长陈至立、天津市委前书记张立昌和天津市前市长李盛霖等同志曾于2001年6月2日视察天津大学生物信息中心实验室